19 項議題融入教學增能學堂
《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》(又稱 108 課綱) 實施要點明列「八大領域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十九項議題」,強化學生對議題的認識、理解與思考,並培養社會責任力與參與力。Caves Connect 語言教育團隊依議題屬性將 19 項議題分為四大類別,希望提供英語教師更多課程思考重點。以下為「與所在的地方相知相惜」類別的完整介紹。
「與所在的地方相知相惜」
我們所處的環境,與人、土地、資源、文化、大自然等有著極為緊密的關係。但即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許多人卻對它所知有限,有著許多誤解,甚至造成危害。透過議題融入課程的探索,使學生更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,進而珍惜並保護。
戶外教育議題
Outdoor Education
「戶外」二字有其難以界定的本質,也連帶為理解戶外教育的內涵帶來了不確定性,十二年國教的素養導向試圖以整體性的規劃為目標,著重於「在自然環境中」學習跨領域相關知識。
這裡的自然環境並非單指回歸如森林或海岸等大自然環境,而是在教室/學校以外的場域中,讓學生藉由接觸真實環境 (包含自然與人文環境),探索人與環境是如何互動,進而了解環境當中的生態演變,才能培養足夠的同理心,發展與守護這片土地。
💭 議題動動腦
「只要到校外進行戶外教學就算是戶外教育。」?
🔍 踏出校門口的確符合戶外教學的基本定義,但如果在另一個空間中教的仍是在教室裡就可以做的事,如將學習單設計成只有簡化的問與答,無法鼓勵學生真實接觸環境並思考自己與環境的關係。
📖 議題選書
By Tish Rabe & Aristides Ruiz
多元文化教育議題
Multicultural Education
世界人口總數至今已超過 77 億,當中包含數千種民族,也意味著數千種不同的文化,而多元文化不僅只涉及種族,更包含了性別、宗教、語言等各種背景的族群。
文化不僅為各族群珍貴的資產,更代表著各族群的特色,在現今科技與旅遊盛行的全球化時代,接觸到不同文化的機會更甚,同時也產生了更多元的文化類別,透過教育,培養學生從了解、認同、維護自己的文化開始,到尊重、學習、欣賞其他文化。
💭 議題動動腦
「『多元文化』包羅萬象,教學時間那麼少,哪教得完?」
🔍 相較於社會歷史變遷,「多元文化」其實是很近代的概念,尚未成熟了立論卻擴張很快,會需要一段調適期讓大眾更為理解。十二年國教課綱下的教育強調「生活中的素養」,多元文化並不是一週多少小時授課或多少作業指派就可以建立起來,老師在學校生活中適時引導孩子探索多元文化特質、思考群體同異 (但要避免以偏蓋全喔!),學會理解與尊重,就是展現多元文化教育的精隨。
📖 老師來說書
明日閱讀協會秘書長 梁丹齡
On the Same Day in March By Marilyn Singer & Frane Lessac
原住民族教育議題
Indigenous Education
原住民族委員會統計台灣認定的原住民族目前共有 16 族,107 年底原住民人口數約 56.7 萬人,佔全台灣人數的百分之二。
這些原住民族各自擁有獨特的文化、語言和社會風俗,匯流成台灣重要的歷史與文化底蘊,保留了我國原始的文化內涵。但由於過去遭受同化的歷史,與其居住分布的改變,許多人無法好好認識這些獨特的民族。透過教育的傳遞,我們更有機會認識與理解自身多元的民族性,也讓原住民學童能習得自身文化,加深民族認同,延續美麗的文化。
💭 議題動動腦
「可不可以參加原住民的豐年祭?」
🔍 這是一個無法簡單回答的問題。每個族群對於外來者參與本族文化活動的態度不同,輕易將之與觀光經濟連結,也許可以短暫帶來某些利益,但對於文化認識是否真的有幫助有待釐清,對各族群也不夠尊重。
│19 項議題融入教學嚴選書單│